大学生的乡村之路
专家认为: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农村干部选用管理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
新华社郑州3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李钧德、葛如江
郑良庆1989年毕业于豫南农专,2003年8月通过公开选拔,回老家河南省浚县小河镇梨园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2004年5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郑良庆大学毕业后曾在城市里工作了10多年。说起在农村工作的感受,郑良庆告诉记者,在城里,每个单位都有很多大学生,没有谁拿他一个农专毕业的学生当回事,下岗也就下岗了。但在农村不一样,因为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又在城市里上了几年班,他说个什么话、做个什么事,群众都相信,并愿意跟着学。就拿搞养殖来说,在城里这也许是很平常的技术,但在农村,其中的技术可能都是先进的,甚至会带来一场养殖技术革命——因为农村太缺乏人才了。
在农村,郑良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很快办起了一个3000只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并义务为群众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如今,梨园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办了或大或小的养鸡场,全村蛋鸡存栏已经达到13万只。
2005年8月,郑良庆利用养鸡挣来的钱,在村里新建了一座两层的楼房,并把妻子和孩子也都接回到村里居住。“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回村里担任村干部,不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还能帮乡亲们做点事,我感到很满足,生活上也很适应。”
大学生的乡村之路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的6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近日分赴北京郊区的平谷、延庆等地农村,开始担任起村干部。除了这些学生,今年内还将有近2000名大学毕业生以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成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领头雁。而此前,河南鹤壁市和平顶山市、海南儋州市、浙江慈溪市等地也都实施了形式相似、规模不一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数千名风华正茂的大中专毕业生离开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城市,走向农村,用自己的知识、青春和热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贡献力量。
有关专家认为,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而且开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人才保障。
选拔高素质人才为农村补充新鲜血液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特别在大中城市,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造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而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匮乏,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据全国较早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河南鹤壁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02年以前,这个市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57%,村支书平均年龄高达48岁,56%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即使在素有“人才高地”之称的首都北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也只有21.6%。
为彻底解决这一矛盾,各地陆续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2002年4月,河南鹤壁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干部的目标。从2003年开始,平顶山市开始分批选拔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截至目前,已有2058名大学生在农村任职,全市10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干部的计划。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省慈溪市从2001年开始,就按照公开、公正原则,在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村干部,至今已有146名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任职。
昔日城里大学生
今朝农村“领头雁”大学生村干部的到来让一贯缺少人才的农村喜出望外。为了防止这些有知识、有热情但缺乏农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村干部出现“水土不服”情况,各地各有关部门边摸索、边规范,在大学生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帮扶、管理上动脑筋,力争使他们早日发挥作用。
为了让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尽快熟悉工作,河南鹤壁市建立了村级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县直局委帮扶、县市区领导联系的“三帮一联”活动。平顶山市则汇编了50多万字的《大学生村干部实用手册》,并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定期交流经验。与此同时,各地还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的办法,为在农村任职的大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这些有知识、有文化、有闯劲的大学生,很快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据河南鹤壁市委书记王训智介绍,目前大学生村干部正在成为这个市农村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这些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8.3岁,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使全市村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6.5岁,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了27%。全市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在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帮带下,迅速进入角色,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经济发展上,以新的视角审视社情民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强的带动作用。3年多来,鹤壁市的1018名大学生村干部立足实际和资源优势,共创办各类致富项目384个,年销售收入近两亿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800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河南淇县北阳镇黄堆村有3000多口人,很多农民有常年外出务工的习惯,小孩留在家里没人看管。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大学生村干部袁玉涛就多方筹集资金,办起了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很受农民欢迎。这个县桥盟乡郭庄村的大学生村干部刘延海用自己积攒的几千元钱,创办了一个“小小读书社”,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服务、先进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在村民中引起很大反响。
——开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以及他们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成功事例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开始把就业目光转向农村这块广阔天地。今年2月,北京市就宣布首批招聘2000名应届大学生到远郊区县农村工作。2005年6月,河南鹤壁市按计划选拔第三批大学生村干部100名,当时报名应试者就达到560多人。(完)
专家认为: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农村干部选用管理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
当前各地针对农村缺乏高素质人才群体支撑且后继乏人的现实,实施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对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俊英认为,这是农村干部选用管理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
南俊英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如果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解决中国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则在村干部,在于能否选出能力强、素质高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整体素质,焕发了村级组织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活力。南俊英分析认为,各地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在选拔、培养、帮扶、管理等方面创新了一整套适合农村特点、农民要求的方法和制度:一是着眼于选拔本乡本土的回乡创业的大中专学生,他们熟悉村情,和村民联系紧密,生活方便,立足于培养一支留得住、扎下根的村干部队伍;二是坚持以事业选人,选拔那些回乡创业初有成效,能力强、作风正的人作为村干部候选人;三是建立村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县直局委帮扶和联系的“三帮一联”制度,为大学生村干部创造一个创业的良好环境;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干部管理职业化和非职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对于工作关系原在县乡机关的大学生村干部,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由县乡统一进行职业化管理;对于未分配工作或自谋创业的大学生村干部,按照非职业化管理方式管理,在公务员招录时可优先考虑,但不给予转为公务员或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承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