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专科生月薪低于5000元》的新闻引起热烈反响职业发展“天花板”如何打破?我的看法是根本打不破,至少对于大部分人都打不破,这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打不破。

专科生的月薪上不去,低于5000元,背后原因有哪些?
(1)薪资高低与学历有关
不管我们是否接受,面试求职会与学历挂钩,薪资也会与学历挂钩,这种情况,是高考带来的影响。
如果两个人同时面试,工作经验、个人能力差不多,但其中一个人是大专学历,一个人是本科学历,我们可以预料,拥有本科学历的人,被录取的概率会更大,即便同时录取,薪资也会存在差异。
老师常说,不能吃学习的苦,就会吃生活的苦,以前不明白这句话,等我们终于深有体会的时候,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2)与大学专业和工作要求有关
现在很多人找工作,寻找的工作并不是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等于需要重新学,这种工作,一般没有太高的门槛,拥有大专学历就可以做,比如运营、新媒体等。
工作难度不高,也就意味着可替代性就比较强,工资收入又怎么可能高呢?
说起来,工资的高低,与大学专业和工作类型也有关,有的人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清晰规划,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找准了方向,选定了专业,大学毕业之后的工作与大学专业相匹配,工资也就会比较理想。反之,工作与专业不匹配的话,工资很难提上去。

(3)与工作经验有关
虽然专科生在学校学习了文化知识,也学了一些技术,但这些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立马转为生产力,也不能迅速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
很多人在大学学习的知识,来到企业之后是用不上的,这是因为学校的知识主要还是理论为主,甚至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生产,企业招聘人才之后,前期还需要重新培训员工才能上岗。
在缺乏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超6成大专生的月薪没有超过5000也就可以理解了。
(4)与行业和工作的岗位类型有关
除了学历、大学专业和工作经验,影响工资的还有行业和工作类型。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这句话同样适用。
如果行业是朝阳产业,上下游生机勃勃,企业的经营可能就会一片繁荣,企业开给员工的工资也就很理想。反之,如果一个行业已经日落西山,企业的经营也暮气沉沉,又怎么能奢望高工资呢?
此外,即便是同一家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工资也会有高低之别,因为有的岗位要求更高,需要更高的学历,更丰富的经验,高工资才能吸引人才,有些岗位随时都能被应届生替代,工资也就缺乏竞争力。
职业规划师说到,成功从来不应该按照名利来衡量,成功应该是我们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改善其他人的境遇和周围的环境,比如分享经验、做创造性的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做义工……这些都是我们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各种尝试。职业不是工作的全部,工作只是创造职业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