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有意义吗?争论从未停息过。有过来人说,社会总在变化,你怎能预测未来?回头想想我们几十年哪有人规划,都是被各种因素推着走到今天的。也有人懊悔,如果当年对未来多思考些、有规划些,也不至走那么多弯路、浪费那么多时间。
哈佛大学有一个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是: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一直朝着此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断完成预定的短期目标,生活状态不断改善,工作地位不断提升,25年后他们成了诸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管等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的人目标模糊,25年后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其余的27%的人没有目标,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通过这一管理工具帮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树立自己长期、中期、短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将几十年后的目标与今天的行动联系起来,防止“滑”向未来。我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已有七个年头,所有参赛选手都感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促使他们审视自我,思考未来,充实大学生活。他们自我感觉更自信,大学生活不茫然。
大学生做了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就会按规划发展吗?争论也从未停息过。从记者跟踪的几位当年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获得者情况来看,他们有的未必按规划亦步亦趋,但我们不难发现詹峰虽没像当年规划的那样进入酒店行业,但他如当年规划的一样从事着人力资源管理,而他大学中的行动方案就是依人力资源管理高管的要求做准备的。张怡攀想按当年的规划行事,但没如愿进入汽车销售行业,而是到汽车服务公司市场部工作,接着她按当年的备选方案去做HR,最后她还是认为自己适合市场营销,选择客户经理岗位。应该说,在大学期间她按规划做好了营销与HR的知识技能准备,为她的岗位获取及职位升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两人的职业发展方向都没偏离当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这么多年的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作品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共有弱项就是风险评估与备选方案,没有考虑变化的规划是不能称之为规划的,最多只是个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
大学生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引导他们的职业发展吗?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有困难。其核心问题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难保。有的同学纯粹是为参赛做职业生涯规划,带有较强功利性,甚至会为完成作品临时确定一个具体单位为职业发展定位,以体现其目标明确,造成规划难实施;有的同学是指导老师按所学专业的发展给个行业或职业,他再“倒装”,依此去分析自我、分析环境,造成分析不真实;有的同学虽然也用了很多心理分析工具解剖自我,但缺乏专业分析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对自我认识不准,以致人职匹配度不高;有的同学职业认知贫乏,甚至想当然,导致职业规划偏差。这和中学教育体制有关,中国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职业尝试空缺,而国外中学采用选修丰富多彩的专业基础课和将职业尝试情况作为高校录取条件之一的制度安排,保证了学生从十三四岁开始就不断进行职业尝试,多次的试错机会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知。还有的同学用不科学的信息做科学的分析,致使结论成为伪科学,如职业选择时用平衡决策单分析,工具是科学的,但用于分析的数据是学生感觉得来的,结论当然是不科学的,规划自然就无效了。
职业生涯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到退出职场所经历的工作职位、职务的总和。内职业生涯更多地注重于主观感受,注重于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人消闲等其他需求的平衡,它是一个人从事职业过程中与工作相关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工作体验等。主观感受被价值观、兴趣、年龄、生活状态等等左右,可见,职业生涯完全按规划实施难似上青天。但我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唤醒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从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影响来看,规划倒逼了他们认识自我、社会和职业,确立了他们职业发展方向,促进了他们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准备,端正了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减少了他们就业的盲目与茫然,增加了他们职业成功的概率。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越早做越好。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avaquihua1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