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向阳资讯 >专业选择,不怕入错行的N大玄机

专业选择,不怕入错行的N大玄机

阅读1342 | 发布日期:2008-07-29
    古人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今,在男女公平竞争的年代,择行、入行,早已成为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求学于高校的专业选择;退出职场、重返校园进行充电的再次专业选择;手持专业教育背景之武器,准备杀入职场,选择所要加入的行业……所有这些旅程中,专业选择与我们形影相随。怎么选好专业?选专业和规避浪潮汹涌的求职竞争对手之间有什么关系?一旦选定一个专业,是否意味着这就是你终身从事的专业?为什么那么多的职场人士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不满意、感到不快乐?本期职业杂志记者李黄珍,从高考如何选择专业、专业与职业的偏离、专业与兴趣的关系等几个尖锐问题、热点话题入手,走访了专研职业指导方向的企业高管、人力资源管理者以及资深行业职业指导师,请他们谈谈对专业选择的一些看法。
四问专业选择
    学什么是否就意味着一定要做什么?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与大学所学专业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关系。
■ 学什么≠做什么
    有5 位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其中的两位当了外语老师、两位当了翻译,还有一位去了外企市场部工作。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做外语老师和翻译与英语专业是对口的,从事市场部工作是不太对口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五个人后来的职业发展:
    第一位叫俞敏洪,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教师。之后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帮助很多想出国的学生实现了梦想。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俞敏洪因此成为中国最有名和最有钱的英语老师。
    第二位叫马云,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他去了杭州电子工学院担任英语教师。之后他创办的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领先的B2B 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他创办的淘宝网几乎每个想开网店和网上购物的网民都曾经光顾过。
    第三位叫戴庆利,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本科、外交学院英语系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外交部翻译室担任外交翻译工作,2001 年以来多次为领导人担任翻译。
    第四位叫俞渝,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北京分公司任美方总经理翻译兼秘书。后来她和先生李国庆共同创办了当当网,从而改变了中国人买书的习惯。
    第五位叫何伟峰,华南理工大学科技英语专业毕业,毕业后进入宝洁公司工作,担任中国区舒肤佳品牌经理;后来又加盟箭牌糖果有限公司,现任箭牌中国区市场总监。

    大学所读的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毕业15 ~ 20年之后从事的工作,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如果我们从一个人生涯发展的时间跨度来看,大学所学专业表示了你获得了专业领域的系统教育,但并不代表这个专业领域是你的能力所长、是你的兴趣所在;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表示你进入职业世界的第一个尝试区,但并不意味着这将是你终身的职业方向。
    选择职业方向,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专业领域,还要更深入地探寻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在职业中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东西——价值观,了解自己能够乐此不疲的东西——职业兴趣,了解自己天生具备的事半功倍的东西——能力。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听懂了内心的召唤,才能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好。
    越来越多的人在毕业后选择进入的行业,部分甚至完全与所学专业背离。专业与职业的偏离或背离说明了什么?
■ 专业与职业偏离的真相剖析
    专业与职业的偏离或背离现象现在确实越来越多,它说明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高考报考的专业已经不再是求职的局限。大家并不因为已经接受了4 年的大学专业教育而坚守这个专业,而是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抓住未来的机会而不是过去的投入。
    其次,从高校的角度来说,虽然经历了多次专业改革,但是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还存在雷同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使得每年都会存在某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使得部分毕业生不得已“流”到其他职业领域。
    第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在企业越来越得到重视。企业领导人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逐渐认识到,对于企业发展和职位胜任的要求来说,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比专业更重要,因为专业教育是可以后天补充的,而大部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天生的。
    第四,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职业,其中有很多职业要求复合型人才,要求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使得求职方向大为拓展,改变了以前某个专业毕业只能从事某几类工作的情况。
    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求职者来说,一方面意味着就业机会更多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我们眼花缭乱。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抵制住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要盲目地跟别人比,而是要更多地从了解自己入手,同时了解意向职业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岗位要求、职业发展方向等各项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权衡比较,决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对于专业与职业偏离或者完全背离现象,社会上流行两种解释: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了,人们涉猎的东西更为广泛,学科的交叉现象也更为普遍,使跨专业就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和人们所学专业时的盲目、盲从甚至报考专业与就业脱节密切相关。对于后者来说,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或者尽量规避的办法呢?
盲目报考专业的两大规避方案
■ 求学者专业选择的三大问题
    求学者在填报高考志愿或者再充电选择专业时,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家长替代学生决定。一方面,因为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缺乏对于未来职业的认知和探索的教育,很多学生到高考填报志愿时还对专业和职业一片茫然,或者因为身边的案例和媒体宣传存在很多想当然的误解,很难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特长的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中长大都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太高期望,有时候容易忽视孩子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想法作出决定。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到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读的专业,或者本身就是带着着埋怨的情绪上的大学。
    第二,盲目跟风而不考虑自己的特点。很多家长和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大都会依据自己对于职业的了解,填报所谓的“好专业”“热门专业”,时下什么专业火就填报什么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当时就业形势很好、人才供不应求的专业,但人们往往忽视四年之后,这些所谓“好专业”的人才供求情况可能发生巨大逆转,由于报考的人太多,从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就业竞争反而变得更加激烈了。
    第三,重视高校选择甚于专业。从媒体报道到自身的虚荣心,大家对于高校的重视程度一直大于对于专业的重视程度,甚至很多人认为,只要进入好大学,读什么专业无所谓。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虽然到了好学校,但是所读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很多人不得不在毕业时通过考研转换专业,或者在毕业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仍然感到茫然。
■ 两个解决之道
    对于准备填报高考志愿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要谨防上面所说的三种误区,从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和个性特点出发,结合本身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和这个专业领域中适合的高校。
    对于不喜欢自己所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过多地埋怨父母和懊悔没有意义,那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着前景的黯淡。在学校里,一方面认真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同时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职业方向,并根据这个职业方向的要求做好准备,专业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可以考虑选修二本、辅修课程,或者考研转换专业; 综合素质要求很强的可以考虑在校期间通过兼职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为毕业求职打好基础。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因为专业原因遇到阻扰。那么,当专业教育背景成为求职时的弱项时,大学生以及求职者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
专业PK就业:三个原则找到最爱
    大学生应当提前探索自我、探索职业世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通过兼职的方式尝试和积累经验,同时通过选修课程、辅修第二学位等方式了解和掌握需要的专业知识,不要等到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才来考虑这个问题。
■ 专业与兴趣逆行的两种情况
    如果在求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并不符合,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选择的职业方向与本专业完全不同,并且感兴趣的职业要求很强的专业教育背景或者专业资格,比如学企业管理专业的想从事律师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想做金融分析师。这种情况只能通过考研或者考证的方式解决。
    第二种情况,选择的职业方向与本专业领域不同,但是并不要求很强的专业教育背景或者相对来说更容易上手和充电。比如中文专业毕业的想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机械专业毕业的想做市场推广工作等。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可以尝试直接应聘,但是需要向用人单位说明转行的原因、证明你具备职位要求的素质能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
■转行的三个诀窍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来说,如果发现自己从事的本专业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而决定转行,要谨记三个原则:
    第一,针对职业要求发现自己的差距,并积极做好转行准备。转行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准备求职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通过职业人物访谈、工作观察等方式详细了解职业的职责、工作内容和人员要求,通过在职专业学习、阅读专业期刊等方式掌握目标职业的专业知识方法,通过参加专业人士俱乐部等方式拓展人脉,了解目标职业的招聘信息。
    第二,首先尝试本企业内部的工作机会。转行本来就不易,如果在变换职业方向的同时变换工作单位,需要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难度是很大的。如果本单位存在这样的职业方向,而且又有内部招聘的机会,不妨努力争取。这时候一定要处理好做好本职工作和内部应聘的关系,处理好目前上级和未来上级的关系。
    第三,找到新工作之前不要轻易辞职。很多人碰到对工作不满意的情况,就很烦闷,恨不得立刻辞职,期待一个新的开始。但是不要忘了,求职是一个漫长和考验毅力的过程。如果一段时间之后暂时没有面试通知和录用通知,对自己的打击很大,而且用人单位遇到辞职很长时间还在求职的人录用的倾向性一般也比较低。所以要耐心地留在本单位,一边做好工作,一边寻找合适自己的机会。HR 或者企业管理者在招聘中,是如何看待求职者的专业教育背景的?符合岗位招聘要求的专业教育背景,显然是块更有力度的敲门砖。但是,不同行业乃至不同职业对于专业教育背景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有的行业、企业、岗位,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但也有些行业,会放低甚至完全没有专业要求。
四个维度看企业对专业的要求
    对求职者专业教育背景的要求,主要跟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文化和职位特点有关。
■ 维度一:行业特点
    对于IT 等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咨询业等知识密集型行业来说,一般要求求职者具备很强的专业教育背景;对于制造业、日用等快速消费品行业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来说,具备较强的劳动密集特点,这样的行业,除了技术岗位之外,一般的职位对于专业的要求会稍微放低一些。
■ 维度二:企业发展阶段
    对于初创和快速成长期的企业来说,企业规模小,人员少,职位之间职责界限比较模糊,更需要具备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看重人才的开拓精神、工作热情和学习能力,相比较而言会降低对专业教育背景的要求。企业发展到了稳定期,企业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重要,管理的规范、流程的清晰意味着职责界定的清晰、职位的专业化程度加强,这时候企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背景的要求也大为增强。
■ 维度三:企业文化
    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初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权威型,这样的企业令行禁止,要求员工恪尽职守、尊重权威、遵守规则,一般会对员工制定较严格和详细的职位要求和工作标准。这样的企业一般要求很强的专业教育背景和很强的责任心。第二种是创新型,这样的企业重视各种形式的创新,希望员工打破旧有观念和规则,提出创新的产品设计、管理办法、企业策略等。这样的企业甚至鼓励员工换岗,获得不同角度的体验。这样的企业虽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教育背景,但是更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第三种是和谐型,这样的企业重视员工关系、关注员工发展、建立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要求员工之间互相尊重,更重视团队合作和团队业绩。这样的企业对专业教育背景的要求要稍弱一些,更强调团队互补和团队合作精神。
■ 维度四:职位特点
    我们可以把一般企业中典型的职位分成六种:第一种是专业型职位,比如会计师、律师、工程师、各职能领域的专业人士,这种职位的特点是需要专业资格、专业证书或者很强的专业教育背景的。第二种是研究型职位,比如研发、金融分析、市场调查等各行业各职能部门的分析类型的职位,这种职位的特点是除了要求很强的专业教育背景以外,还要求很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学历高的占有优势。第三种是管理型职位,比如企业各层级各部门的经理职位,这种职位要求具备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管理能力,其中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重于专业教育背景。第四种是顾问型职位,比如各类型针对企业管理、个人发展的咨询顾问,这种职位的特点是要求具备较强的专业教育背景、专业领域资深的工作经验和很强的思维能力,如果缺乏一定的专业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系统的培训也能补充不足。第五种是行政型职位,比如行政管理、助理、秘书等,这种职位对专业教育背景要求较低,但是要求细心、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第六种是说服型职位,比如销售人员,这种职位一般对于专业教育背景要求不高,但是要求具有很强的成就欲望、毅力和很好的沟通能力。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description
微信扫描右
侧二维码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23年

首页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