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向阳资讯 >社交恐惧 斯人独憔悴

社交恐惧 斯人独憔悴

阅读1380 | 发布日期:2008-05-26
  小时候,你曾经害怕说话吗?你是否会担心去陌生的地方、见不熟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在我们的一只脚尝试踏入社交领域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逃避心理,害怕会出丑而不敢去面对。多年以后你可能才会明白,逃避并不能消除紧张,相反,它会使你感到懦弱,令你责备自己,以致下一次会更加紧张,造成社交恐惧的恶性循环。
  其实,克服社交恐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害怕的其实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现象直击:
  与人交流不容易
  江帆清楚地知道,自己有社交恐惧症,而且已经好多年了。走在大街上,他不敢和人对视,否则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碰到街坊邻居,他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合时宜,经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话题而尴尬万分。“我从小就有点胆小有点羞涩,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其实江帆也很喜欢热闹,也有幽默开朗的一面,和熟识的人也很能玩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某些场合看到某些人就会变成另一个模样,比如应聘时面对主考官的时候,比如某位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比如需要他当众发言的时候,比如参加一些有熟人和不熟的人共同聚会的时候,比如和许久不见的同事或朋友偶遇的时候……
  每次和半生不熟的人交流,江帆都能明显感到不自在,“我想别人一定也能看出来,我会为别人对我的奇怪看法而更加沮丧。”在他的记忆里,自己十几岁之前并没有这种严重的社交障碍,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形成社交恐惧了。“我挺痛恨自己的,我心里知道根本没有必要恐惧,我又不是世界的中心,不可能成为所有人注目的焦点,临场发挥得好一点或坏一点都不会有人太介意的,可是为什么我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如呢?”江帆无时无刻不想摆脱这种恐惧。
  江帆遇到的情况并不是特例,很多人都面临着像他一样的困境。“据调查,美国约有10%的人患有社交恐惧。”心理咨询专家于东辉说,“国内也有机构针对学生群体做过调查,得出的数字是8%。”大部分社交恐惧在症状表现方面不是非常严重,但如果不及时调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影响。沟通能力较差,难免在与同事、领导的正常沟通时让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从而难以在团队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一些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上可能因为“一句话”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不善交际,人脉关系比较匮乏,会使你职业发展出现瓶颈、危机时难有“贵人相助”。
成因分析:什么让你如此害怕
  作为地地道道的广州女孩,阿紫几乎没去北京路逛过街。她可以和男朋友去天河城买东西,可以陪外地的朋友去上下九路游玩,但一提到北京路,她就避之唯恐不及。原来她小时候曾经和表姐一起去逛北京路,由于春节期间人特别多,阿紫不小心走丢了,四处找不到表姐,急得哇哇大哭,最后嗓子都喊哑了。两个多小时以后,她才被赶来寻找的家人发现。这件事在阿紫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坐车路过的时候,只要看一眼北京路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她浑身就不舒服。
  于东辉把阿紫遇到的问题称为场所恐惧,即对某些特定场所产生的恐惧情绪。“比如有些人怕去高级的地方,包括五星级宾馆、豪华写字楼、装修奢侈的商店、豪宅等等,同时也怕和里面的人交流。”于东辉说,“场所恐惧往往是由从前的创伤事件造成的。”
  除了对特定场所的恐惧,还有对特定人的恐惧。你平时可能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但面对老板的时候便不知所措;你可能有很多同性朋友,但和异性朋友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自在;你或许对赤裸上身的人很害怕,因为曾经受到过这样的人的侵犯。小说家艾伦·坡就是一个典型的对象恐惧症患者,他本是一个思想深刻、文字漂亮的人,做事情的能力很强,然而一旦遇到有权威的人,他就会胡言乱语。偏偏有一次美国总统要接见他,结果艾伦·坡在总统面前乱说一通,前言不搭后语。
  对象恐惧和家庭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小时候和父亲的关系极其不好,长大后要找工作了,他一定要问明白上司是男是女,如果是男的,他根本就不会考虑。有些从小跟妈妈关系不好的人,工作以后也很难跟女性同事建立亲密的关系。艾伦·坡小时候的经历就很悲惨,亲生父母不要他,把他交给养父母,养父母又把他委托给其他人抚养,这些都造成了他内心缺乏安全感。
  小朱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女孩子,虽然日常的人际交流没什么问题,但她却不敢和别人对视,尤其是和男孩子,她总觉得自己的目光会伤害对方。小朱遇到的情况是社交恐惧中的一种,叫做对视恐惧。对视恐惧往往和性压抑有关。原来小朱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爸爸、哥哥在一起生活。不光从小没有妈妈进行引导,爸爸对小朱要求也很严,看电视遇到男女接吻的镜头,爸爸会马上切换频道。由于一点性的知识都接触不到,造成了小朱面对异性的时候有些腼腆,不敢去碰触别人的目光。对视恐惧多发于16~25岁,很多年轻人结婚以后才会慢慢消失。
  社交恐惧症都是后天成长环境造成的,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在与人交往时就会不自觉产生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
专家建议:树立自信多交流
  李响是一名在读大学生,由于家很穷,他很想勤工俭学,但又总是不敢去做,连去学校食堂应聘都不敢去。老师说要拿到奖学金就要暑假留在学校搞接待,有工资,但李响很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不敢去报名。“当时真是难过死了。”李响说。后来李响开始尝试改变自己,他在公共场合高声朗读英语。“通常别人会朝你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如果你学会去忍受去适应,你就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后在与人交谈时,李响会先在心里寻找读英语时的感觉,变得既自信又坦然。
  在于东辉看来,治疗社交恐惧症最好的办法是团体治疗。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可以让患者想明白很多问题,但毕竟不如让他走到生活中去,从源头处解决问题。于东辉建议有社交恐惧的人多参加一些非强迫性的团体活动。相对于平时的同事和同学圈子,在非强迫性团体里你是自由的,想跟谁交流都可以,用什么方式交流都可以,哪怕不说话,光观察别人也行。像义工组织、沙龙聚会等都属于非强迫性团体。患者们还可以参加心理咨询机构组织的团体工作坊,在参与的同时得到专业的指导。
  A·埃利斯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巧合的是,他年轻时曾患有对象恐惧,特别害怕跟年轻的女孩子交流。为了改变这种恐惧心理,埃利斯给自己拟定了一个计划,内容是在著名的纽约动物园找100个陌生女孩子,和她们搭讪,争取能要到她们的电话。埃利斯给这次行动定下了目标:成功与否无所谓,允许自己失败哪怕100回,但一定要做够100次。结果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埃利斯果真和100个女孩子搭讪了,虽然只有两个女孩子给了他电话,并且后来证实是假号,但埃利斯坚持下来了,切实体会到“失败就是这个样子”。恐惧感没有了,多年以来的对象恐惧症状随之消失。埃利斯所用的办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勇于尝试,给自己定一个失败的目标。先别去想成功,而是允许自己失败,你就会发现失败不过如此。不是有人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吗?东京的一个培训机构干脆就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放一把椅子,让这些人站在上面,对着川流不息的陌生人介绍自己。
  改善家庭关系对于缓解社交恐惧非常重要。一个家庭里不仅有基因遗传,还有文化遗传,患有社交恐惧症的父母,孩子很可能也有这种倾向。父母很少跟邻居交流,孩子自然会缺乏交流机会。在缺少社交活动的家庭里长大,孩子们会把这种状况视为一种常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很重要,女性怎样对老爸,就可能怎样对待自己的老公,喜欢对老公撒娇的女孩子,小时候八成也爱对老爸撒娇。
    “如果你认为自己确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建议尽量选择一些‘食脑’类的工作,如软件工程师、平面设计师等。”杨勤建议,“但无论何种工作,沟通总是必须的。”他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善沟通能力,即使过程可能比较痛苦,但收获是一生的。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description
微信扫描右
侧二维码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23年

首页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