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向阳资讯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阅读1308 | 发布日期:2007-11-23

   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再次启动,2008年大学生就业工作随之开闸。为适应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等十部委日前联合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政府组织的各项公益招聘活动也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主管官员、高校就业指导人士频频建言,最为热切的关注,似乎仍在于“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等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

  就业观念不是问题

  ■南都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否天然不正确,而需接受社会教导和政策训示?这恐怕是某种话语习惯和政策姿态,并非今日大学校园的观念现实。近期,中青报针对就业观念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8%的人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表示认同。
  这使得那些不断宣称“先就业、后择业”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反倒显得面目可疑起来。春江水暖鸭先知,事实上,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警觉,已经呈现出某种群体性的紧张,这种紧张感,完全可能重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因而,高校机构和官员执着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反复申述,显现出某种避重就轻的话语强势。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是需政府着力改善的结构性矛盾,其次是高校专业设置与职业指导的脱节缺位,需要大学机构反躬自问,提升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产业扩张与利益增长,最后,才是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与观念跟进,需有更及时深入的自我认识与专业定位,方能与日后的职场生涯顺利接续。
  高校所应做的,更需精细贴切,诸如设置更灵活的专业调整方案,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时转换专业,而非强行压制,为管理之便扼杀学生的兴趣转换,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养成。同时,大学要提供更加系统深入的职业规划指导,而不是一两堂即兴讲座即告了事,要鼓励学生展现个人兴趣能力的偏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学科与职业。当前尤其急迫的,是高校应从近年急功近利的快速扩张中缓过气来,为学生提供货真价实的大学教育。

  就业指导形同虚设

  ■李建波

  首先是师资问题,大部分高校都缺乏专职就业指导课教师,大多是从政治、经济等相近专业转行改教就业指导课,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能应付,可是学生的实践无从指导,有的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师还是兼职,与他们所专攻的“主业”相比,就业指导课教学就是“副业”,授课质量无法保证。
  其次一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化、课程学习理论化。学生在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学完就业指导课之后,学校就完成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任务,学生以为掌握了较强的就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凭就业指导考试的及格分数就可以顺利就业了。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课程在一些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教育部明确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控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直至停止招生。但有的高校宁可花力气在就业率造假上,也不愿做好就业指导课这些基础性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课不被重视,根在高校就业率真实性不能保证和对就业率不高的高校处罚不力上。惟有在保证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和执行力上做文章,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才不会形同虚设,高校的学风问题、学术问题等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description
微信扫描右
侧二维码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23年

首页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